“你看,通过我的这个射线管照射,这个白色的小环就会变成乳白色。”指着自己刚刚发明的“自动射线上色机”,朱香龙掩饰不住欣喜,他用几天时间就解决了一个企业两年都没能攻破的技术难题。
今年35岁的他,并不是什么专业科研人员,他只有高中学历,身份还是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保安。
朱香龙8年前刚来宁波的时候,连鼠标都不会用。然而如今,在保安的本职工作之外,他还领导着学校的一个机电科研小组,而且已经有了7个发明、3项国家专利。
一边做保安一边学机械原理
8年前,朱香龙刚来宁波做保安的时候,连鼠标都不知道怎么摆弄。但凭着自己对机械的兴趣,朱香龙利用业余时间钻研起机械原理来。通过自学、求教、实验,慢慢地,他琢磨出了不少门道。
2003年3月,朱香龙在学院实训工场巡逻时,发现服装粘合机操作完毕后,为了散热,必须再运转一会儿。朱香龙觉得设计不太合理:这不是既费电又损耗机器寿命嘛。
一向喜欢鼓捣点东西的朱香龙开始“攻关”了。他每天一结束巡逻,就从最基本的机械原理学起,“利用职务之便”到学校图书馆查资料,实在不懂的地方就向大学生请教,再自己画设计图纸。
半年之后,他设计的“辊式服装粘合机停机电热板分离侧散热式节能系统”诞生了。这个系统能使粘合机停机后无需运转就会自动散热,可以使机器节电6成以上。
自己买来射线管做实验解决“上色”难题
今年6月份,朱香龙听说宁波东联密封件有限公司在网上求助,寻求让氧化铝元件变成米黄色的方法。
原来,氧化铝元件刚生产出来都是白色的,该公司原来只能用原始的太阳光照射的办法给氧化铝着色,效率低,而且上色不均匀,严重制约了产品的出口。虽然他们多方组织科研力量攻关,也曾向科研机构求助,但两年来,始终未能找到解决办法。
在朱香龙看来,这实际上就是寻找一个替代合适的太阳光的光源。他到宁波一个光学仪器店里,花30元借用了一下专业光学设备,鼓捣了半小时,他就用光谱分析找出了影响元件变色的射线。
他自掏腰包买来各种专用的射线管进行试验。30分钟、20分钟、10分钟……通过不断了解射线管,朱香龙发现,他很快准确地找到了合适的射线管,并且把每次照射时间也缩短到了2分钟。
在朱香龙的指点下,该公司开始投资制造第一台“自动射线上色仪”。一旦制造完成,只要通过传输带,上万吨的元件就能实现自动化上色。
成了学校机电科研小组负责人
8年来,朱香龙已经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,如“服装样板平面设计滑动坐标尺”等,绘图精确,能够帮助操作者省一半时间。如今,他已经拥有了7项发明、3项国家专利。
他的优秀表现引起了学校的注意。学校为他配了电脑,还帮他把家安在了学校附近。今年年初,他还兼了调研员,负责学校的一个机电科研小组。
那是不是可以不当保安了?朱香龙腼腆地笑着说:“保安还要好好干。我的技术水平还不够,得继续学习。”
上一条:没有记录 下一条:没有记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