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我市“金枪鱼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及下脚料综合利用研究”、“水蜜桃果实品质评价与提升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应用”、江口街道“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作物新品种引进、示范和推广”三个农业科技项目顺利通过宁波市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验收。这是市科技局实施科技兴农战略,助力我市农业科技项目向高精化发展的又一成果。
据了解,“金枪鱼高值化加工关键技术及下脚料综合利用研究”项目历时3年,由宁波今日食品有限公司与宁波大学联合技术攻关,通过建成金枪鱼营养成分数据库和指纹图谱,提出一种金枪鱼物种的快速鉴别方法;形成鱼肉脱酸、去腥、肉质改良,鱼油的酶解分离和DHA纯化等高值化加工的关键技术成果,有效提升了传统水产品加工质量效益。3年来累计销售收入5.6亿元,实现利润总额1632.7万元,比立项申请时分别增长148.63%、153.24%。该项目的成功立项,成为了我市渔业加工技术朝高精深方向发展的标杆。
江口街道“粮食生产功能区粮食作物新品种引进、示范和推广”项目自2009年实施以来,引进甬籼69、甬优12、蔺草荐晚稻等粮食优良新品种(组合)7个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,累计推广面积9万亩,增产粮食300余万公斤,其中最高亩产早稻甬籼69为646.6公斤、比立项前对照品种增产123公斤,增幅达23.5%;蔺草荐晚稻为603公斤,比原“玉占稻”品种增产达152公斤,增幅达33.7%;单季稻甬优12为812.8公斤,创我市水稻亩产新高。该项目的实施,有效实现了该区域粮食增产、农民增收,以科技驱动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。
“水蜜桃果实品质评价与提升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应用”项目由市水蜜桃研究所和浙江大学果树科学研究所联合研发。项目自2010年实施以来,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水蜜桃果实品质评价的综合技术体系,研发的水蜜桃LTC及气调贮藏试验,示范果实100吨,有效提升贮藏期和货架期由3天延长到28天。目前,已推广应用 “丹霞玉露”、“锦霞玉露”、“清泉玉露”“白丽”、“新玉”水蜜桃新技术示范基地520亩,在省内累计推广新品种应用面积6060亩,新增产值11286.2万元,推介水蜜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现场指导农户1000余人次,带动和辐射周边农户500多户,有力促进了我市及周边县(市)区水蜜桃产业健康发展。
今年以来,该局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,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精神要求,积极致力于农业科技项目的挖掘、培育和扶持,搭建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的联合研发平台,即时督导项目进展动态,为引导我市农业企业走上生产技术先进、经营规模适度、市场竞争力强、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地方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作出了不懈努力。截止目前,已组织申报2014年度宁波市农业领域科技攻关项目14项,包括“城郊蔬菜安全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”、“智能海水福利养殖网箱的研制及其立体化养殖试验”等重点项目8项,“生态蛋鸡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”等一般项目6项。在该局的有力助推下,全市科技兴农的氛围进一步增强,科技创新在助推农业产业发展、抢占精深“高地”的战略作用日益凸显。
上一条: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来横街镇开展科技服务活动 下一条:没有记录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