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提高专利质量,激发区域创新活力,江东区科技局通过“望闻问切”,把好专利发展之脉,取得了显著成效,2014年一季度,全区发明专利授权46件,同比增长64.3%,增幅位居全市第二。
一是“望”而知发展趋势,及时调整政策。
针对原有知识产权资助政策中不适应专利提质增效发展要求的情况,在“稳量”的基础上,江东区科技局在 全市率先修订了区级知识产权资助管理办法,取消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的授权资助,加大了对发明专利授权资助的额度,国内授权发明专利资助每件由2万元提 高到2.5,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申请具有创新核心价值的发明专利,达到“提质”的目的。目前,江东区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比重超过6%,远高于全市 3.85%的平均水平。
二是“闻”而晓产业动态,进行分类研究。
在对产业专利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,进一步将发明专利资助分成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,职务发明每件资助比非职务发明高0.5万元,并通过认定 知识产权优势和示范企业的形式,鼓励产业领域内的创新示范行为,进一步激发和调动了产业创新能力。目前,江东区已先后认定知识产权示范和优势企业5家,其 中,韵升股份有限公司顺利通过了全国首批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》国家标准的贯标验收。
三是“问”而查企业实情,深入走访调研。
江东区科技局确 立了《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营能力的对策研究》的调研课题,并围绕课题积极共走访企业60余家,发放企业需求表600多份,积极做好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工 作,主动听取企业的需求和期盼。通过走访调研,进一步摸清了企业在专利挖掘过程中的“症结点”,并针对不同行业和规模的企业建立了个性化的“医疗档 案”16个,为下一步的“对症下药”奠定基础。
四是“切”而保政策成效,开展专题培训。
在把准了企业脉搏后,结合区域产业特点,江东区从深圳请来了知识产权运营专家,先后举办了分别针对外贸产业、工业设计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发明专利挖掘和 运用培训会,共培训企业近200家,面对面地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难题近20个,指导开展专利工作和建立企业专利战略体系。在此基础上,启动了 “专家挂号、处方上门”的工作模式,帮助企业进行专利挖掘,完成了企业内部技术开发人员内训,指导他们掌握专利检索和挖掘的基本技能,并现场指导和挖掘可 申请专利创新点。仅帮助宁波绮耘软件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就挖掘出了8项发明专利,结束了江东区软件企业无发明专利的历史。
上一条:第十届宁波市发明创新大赛项目初评结束 下一条:没有记录 |